幼儿观察记录(中班同伴交往)
班级:中班
观察时间:4.11
观察对象:歆语
成人数目:1
幼儿数目:1
幼儿年龄:5周岁2个月
游戏环境:活动室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状态。
观察目标: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和同伴交往,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观察记录:
在集体活动的环节中,老师请小朋友两人自愿结合进行舞蹈,其她的小朋友都快速的找到了自己的伙伴站好了准备舞蹈,只有歆语独自站在一边低着头,不停的拽衣角,等待这老师帮她找到伙伴。我走过去,轻轻地问:“歆语,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歆语的脸涨得通红,表情显得特别紧张,不说话,我再三追问,她终于开口说话了,只是回答的声音很小很小,其他小朋友都说听不到声音。
结论:
歆语好静不爱说话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与交往孤独感比较重。容易被同伴忽视。孩子胆小、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怕自己答错问题老师会责怪,同伴们回取笑她。
评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以及适合幼儿参加的社区活动等,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丰富其群体活动的经验。”其实歆语小朋友很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同伴们的帮助。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学会蹲下身来倾听孩子、关注孩子,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从而真正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建议:
1.找孩子谈话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教师经常以商量的语气、信任的目光、平等的心态与她沟通,做她的好朋友。建立平等友爱的师幼关系。生活学习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与信任,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老师在集体面前及时进行夸大的表扬鼓励,帮她战胜胆怯心理,在集体面前帮她树立自信心。
2.通过歌曲《朋友越多越快乐》让歆语了解和好朋友在一起才是快乐的。并请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主动和她做朋友,一起学习、游戏、让歆语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鼓励歆语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同伴合作精神。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友谊,学会关心关注班级的每一个人。
4.加强家园沟通,阶段性的反应孩子在幼儿在园的表现,请家长配合制定一套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多鼓励她主动参加游戏活动,肯定她、表扬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