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课题研究>详细内容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27 17:15:24 浏览次数: 【字体:

日期:202010                                

活动时间:10.1210.2010.27

被观察儿童:芷彤               

年龄:3周8个月

环境:活动室

目的:鼓励幼儿与同伴们友好相处,与小朋友们积极交流,共同游戏。                        

目标: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交往的方法。

观察记录:

时间

客观描述

主观分析

2020.10.12

我们慢慢发现,芷彤小朋友整理东西的能力越来越好,有时候小朋友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装在一起,就会及时发现,并且帮助他们新分类装好。于是,我让芷彤小朋友当小老师,专门负责收取美工区橡皮泥材料。在“工作”的过程中,芷彤与小伙伴们主动交流,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从那以后,我们慢慢发现,芷彤小朋友渐渐能够坐得住了,而且做事情也变得认真起来了。

    芷彤很喜欢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并且经过一个月的集体生活,芷彤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能主动与小朋友交流,而且话也多了很多。

2020.10.20

自由活动时,小逸很生气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芷彤咬我。你看。”我看见小逸脸上有一块红,别的也没什么,我很平静地走到芷彤面前说:“芷彤,告诉老师,怎么啦?为什么要咬人呢?” 芷彤看看我,低下头说:“崔辰逸儿歌说得好,我喜欢,所以就想亲。”我问小逸:“是这样吗?芷彤咬痛你了吗?”辰逸摇了摇头。我弯下腰,拍了拍芷彤的肩膀,说:“芷彤,你没错儿。你可以爱每一位小朋友。但是不能用这种方式,如果不小心,会咬伤小朋友的。而且,你可以告诉崔辰逸,你很喜欢!”“老师,我知道了。”

    芷彤觉得小逸非常能干,就以自己的表达方式亲了辰逸,惹出了“咬人”的风波。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之一就是芷彤平时碰到任何事情,不善于用语言来交流、来述说,因此,有时本来虽无恶意,但由于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就会引起同伴的误解,以为芷彤咬人了。

2020.10.27

经过星期的家园配合的培养,芷彤在交往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现在早上入园时,能主动与老师和同伴打招呼,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与同伴之间使用礼貌的语言,能正常的与同伴交流,但还不是很主动;在收拾整理玩具中,依然是老师的力的助手;总的来说,芷彤表现不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还是要多鼓励、多表扬做得好的事情,让有自信,愿意参加每一个活动,积极表现自己。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孩子的交往情况,共同商议合适的引导孩子正确交往的方法。多鼓励积极的参与集体活动,与小朋友合作、交流。请家长平时多带孩子户外活动,与其他幼儿多接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