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烹春味,童心酿时光
春日的吉庆幼儿园,阳光在嫩叶间跳跃,孩子们的笑声与草木清香交织成诗。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老师们带着萌娃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舌尖上的春天"之旅。从寻找野菜到亲手烹饪,从聆听古老传说到创造美味记忆,孩子们用五感触摸春天,以童心解读传统。这不仅仅是一次食育活动,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最质朴的乡土滋味,悄然浸润幼小的心灵。
草头饼:揉进掌心的青草香
晨露未晞时,孩子们挎着藤编小篮涌向种植园。"草头宝宝藏在哪儿呢?"顺着保育刘老师指尖的方向,朵朵拨开层层绿叶,惊喜地发现蜷缩在草丛中的三叶草头。五岁的瑞瑞学着用指甲轻掐嫩茎,"咔嚓"脆响里溢出清冽草香,引得他忍不住舔了舔指尖。
揉面环节俨然成了绿色魔法秀——焯过水的草头碎与雪白糯米粉相遇,孩子们挽起袖子将面团揉成翡翠色。保育员刘老师哼着方言小调:"三月草头赛仙丹,娃娃搓圆保平安。"萱萱把红枣包进草叶香的面团时,悄悄对伙伴说:"我包了一整个春天进去!"当小厨房腾起袅袅白雾,草坪上飘散的不仅是清香,还有此起彼伏的吞咽声。
油菜花炒肉:摘下金色小铃铛
“油菜花不是只能看吗?”面对楠楠的疑问,老师摘下一朵鹅黄小花放进她掌心。孩子们踮脚轻抚花穗,发现每朵小花都像缀着四枚金铃铛。小满举着放大镜惊呼:“花心里有蜜糖!”十多双小手顿时化作采蜜的蝶,小心翼翼摘下未全开的花苞。
小厨房里,刘斯妤拿着小刀将生姜切成小丁儿,当肉片在油锅里起舞时,她紧张地捂住耳朵。当金黄菜花裹着酱汁出锅,夹起颤巍巍的花瓣:"它在我筷子上荡秋千呢!"脆嫩清甜裹着肉香,连平日挑食的豆豆都添了两次饭。
韭菜春卷:包住两千年的春风
"春卷是春天写给嘴巴的情书哦!"老师展开古画复制品,讲述汉代立春咬春的习俗。孩子们触摸着文物图案里薄如蝉翼的饼皮,轩轩突然举手:"我们包的春卷就是时光胶囊对不对?"
霖霖将春卷皮铺在桌面上,小勺子舀上一大勺韭菜馅放在皮上,老师教她用指尖蘸水慢慢将皮子滚起来,做好的春卷一个个像极了鼓鼓的小枕头。淦淦的面皮总在最后关头破洞。“你看,像修补彩虹桥一样。”老师边说边示范起来。当碧绿的韭菜鸡蛋馅裹进面皮,昊昊的春卷鼓得像小枕头,乐乐则捏出月牙形状。油锅里此起彼伏的"滋滋"声里,孩子们数着气泡念即兴创作的歌谣:“春姑娘翻跟头,金袍子飘悠悠。”
蚕豆花炒蛋:黑眼睛的春日密语
寻找蚕豆花成了最富诗意的探险。孩子们蹲在藤架下,发现每朵紫白相间的花瓣上都长着乌亮“眼睛”。“这是蚕豆花在偷看我们!”楠楠的发现引发欢笑。崔老师教他们辨认完全绽放的花朵:“这样的花才能结豆荚,我们只采多余的花。”
打蛋环节宛如交响乐,瓷碗与木筷的碰撞声里,蛋液渐渐泛起金黄泡沫。当紫白花瓣飘入锅中,轩轩突然指着旋转的花瓣喊:“它们在跳华尔兹!”滑嫩的炒蛋裹着清甜花香,连餐盘里溅出的油星都像撒落的星星。
腌豌豆头儿:封存春天的魔法
"盐巴是时间的画笔。"户外厨房里,老师演示着古法腌制:嫩绿的豌豆尖儿与粗盐层层交叠,孩子们学着将每片叶芽理顺,仿佛在给春天梳头。
“盐粒像不像会唱歌的雪?”童言稚语中,孩子们围着罐子约定:“等燕子回来时,我们要配着白粥开启春天!”夕阳透过窗棂,给陶坛镀上金边,恍惚间让人看见时光在其中静静发酵。
荠菜花煮蛋:春天藏在蛋壳里
"老师,这个小白花好像小星星!"孩子们蹲在幼儿园的墙角,惊喜地发现了一丛丛盛开的荠菜花。细碎的白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嫩绿的叶子边缘带着温柔的锯齿。老师告诉孩子们:"荠菜花煮蛋是春天最特别的礼物,吃了它,整个春天都会住在我们的身体里。"
清洗荠菜花时,朵朵发现花瓣上的露珠像水晶一样闪亮,小杰则认真地数着每一朵小花:"一朵、两朵......我要把最多的春天放进锅里!"当荠菜花和鸡蛋一起在清水中咕嘟咕嘟翻滚时,孩子们围在锅边,看着清水渐渐染上淡淡的黄绿色,蛋壳也慢慢变成了春天的颜色。
“哇!我的蛋壳上有花纹!”乐乐剥开煮好的鸡蛋,发现蛋白上印着荠菜叶的轮廓,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着温热的荠菜花蛋,轻轻咬一口,蛋香里带着清新的草木气息。轩轩突然举起鸡蛋说:"看!我把春天咬了一口!"笑声中,孩子们发现,原来最简单的食物里,藏着最美好的季节秘密。
这场春日食育之旅,不仅让孩子们尝到了自然的馈赠,更让他们懂得了珍惜与感恩。当荠菜花的清香留在唇齿间,当手心的温度融入传统美食,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播撒。或许某年某天,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偶然尝到一缕熟悉的春味,便会想起那个在幼儿园里,他们曾用整个春天,喂饱了好奇心,也种下了文化的根。
用户登录